成功案例

透過數位文件管理,簡化生產流程

了解我們的客戶如何在高度受法規約束的產業中,成功轉型為無紙化生產。如今,他們享有更快的作業時間、更少的重工次數,以及完整的產品可追溯性。


精簡生產流程

挑戰:邁向無紙化工廠

一家創新的輪型裝甲車製造商正積極朝向無紙化工廠的目標邁進。然而,由於其所處產業受到高度法規監管,必須保留大量的文件紀錄。

在現行流程下,這代表作業人員需投入大量人力處理紙本作業,如蓋章、列印報表、手動輸入資料等,同時也增加了組裝作業指引可能出錯或過時的風險。

我們的解決方案:全數位化的生產流程

導入我們的 Smart Assembly Solution後,客戶將生產文件全面數位化。作業指引可自動從 ERP 系統更新,並保留版本修訂的稽核紀錄。每位作業員的平板電腦上都會顯示最新的作業指引與相關文件,組裝線上的 smart tools和測試設備也與系統連線,確保品質與可追溯性。

客戶效益

透過在平板上使用數位作業指引,並連接所有相關生產設備,客戶的工廠實現了以下效益:

  1. 每筆訂單的準備時間節省超過 1 小時
  2. 工率降低 20%
  3. 作業指引即時更新,永遠保持最新版本
  4. 全程可追溯的生產流程

數位化的生產文件讓製造商在維持標準化流程的同時,持續創新並提升生產績效。

焦點:製造商如何在創新與標準化之間取得平衡?

透過數位作業指引降低營運成本

創新令人振奮——它能加速流程優化與重新設計,並帶來全新的工作方式。在實務上,製造業的創新通常體現在自動化、機械與材料的技術升級,以及更有效運用資料與運算能力。這些進步讓作業人員能以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工作,同時提升可視性與可衡量性。而標準化的工作流程——包括定義這些流程的作業指引與作業規範——則是確保品質的關鍵要素。

每一次流程變更都需要更新作業指引

這表示必須撰寫並發佈新的生產文件,同時回收並移除舊版本。這是一個耗時且容易出錯的流程,可能導致使用過時的作業指引,進而產生不一致的作業結果。

這些文件管理上的障礙,增加了每次流程變更所需的額外成本,進而可能抑制創新與持續改善的動能。

數位化讓員工更安心

創新不僅影響流程與作業方式,也深深影響到人。數位化的生產文件有助於訓練、學習與實際操作。透過數位作業指引所帶來的彈性,不僅能減少整體訓練所需的時間與人力,還能因應不同作業人員的個別需求,提供更有效的支援。

組裝流程與品質優化的一致性

當流程改善變得容易實施時,改善的頻率自然會提升,進而培養出持續改善的文化。數位化的作業指引不僅讓作業人員能依照最新流程操作,還能直接在指引中提出改善建議,並快速納入系統。

這種知識的雙向流動,讓第一線作業人員能貢獻最佳實務,進一步提升生產力。這些回饋經過快速驗證後,即可整合進逐步作業指引中,持續優化製造流程。

更多數據擷取、可追溯性和品質控管

數位化的生產文件在多個面向帶來顯著效益:

智慧裝置與測試設備可整合進系統中,確保每個步驟都正確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步,進而保障品質。當作業人員依照數位作業指引進行操作時,系統會在每個步驟自動擷取資訊,累積成豐富的資料集,這些資料不僅可用於流程優化分析,也能作為產品生命週期紀錄,供稽核使用。

結論:數位作業指引的價值

在產業趨勢與新技術快速變化的當下,製造商面臨成長與轉型的壓力,必須採用新的工作方式。然而,穩定可重複的流程與高品質的產出依然是不可妥協的核心。數位化的生產文件結合創新與標準化的優勢,協助製造商穩健邁向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