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/黃/厚層鈍化鋅電鍍,無六價鉻

電鍍塗層系統,符合 ISO 4042 標準
在鋅電鍍過程中,當施加電壓時,鋅離子從電解質中沉積下來,形成一層薄薄的鋅塗層在表面上。
鍍後處理:鈍化是一種通過生成非金屬保護層(即轉化層)來提高金屬表面抗腐蝕能力的過程。各種鈍化過程——藍色、厚層、黑色或黃色鈍化等——在腐蝕保護、外觀、顏色和鈍化層厚度方面有所不同。
減少氫脆風險:鍍後熱處理可降低零件失效的風險。然而,如果您的目標是完全消除氫脆,則應考慮其他塗層處理方式(見下文)。
機械鋅電鍍藍/黃/厚層鈍化,無六價鉻

機械沉積鋅塗層,符合 ISO 12683 標準
機械鋅電鍍方法用於防止高強度/硬度鋼緊固件的氫脆。待塗覆的零件被裝入一個桶中,與專有化學品、玻璃珠和鋅粉一起滾動。在滾動過程中,玻璃珠會將鋅粉撞擊並壓附到零件表面,形成鋅塗層。
此方法適用於幾何形狀較簡單的緊固件,能確保所有表面均有鋅塗層。
鍍後處理:機械鍍的後處理類似於電鍍中使用的處理。
鋅片塗層,無六價鉻

非電解鋅片塗層系統,符合 ISO 10683 標準
鋅片塗層是非電解塗層,可防止高強度/硬度鋼中的氫脆。這些塗層通常包含鋅和鋁片的混合物在一個粘合劑中。塗佈方式類似於傳統油漆,通常採用浸塗法,再經過離心處理與烘烤固化,形成均勻的塗層。
鋅片塗層具有優異的防腐蝕性能。但不太建議用於螺紋尺寸小於或等於M5的零件和具有小內部驅動的緊固件,因為塗層可能影響配合精度。
額外的面漆:為了進一步提高防腐蝕性能,可以應用無機或有機面漆。這些面漆除了提供更高的防腐蝕性能外,還提供更均勻的外觀。
熱浸鍍鋅

熱浸鍍鋅塗層,符合 ISO 10684 標準
熱浸鍍鋅是將零件浸入超過 530°C 的熔融鋅中進行鍍鋅處理。浸鍍完成後,會立即進行離心處理,以去除多餘的鋅,並將塗層厚度控制在約 40–60 微米(µm) 之間。
由於塗層厚度較大,熱浸鍍鋅的防腐保護比電鍍鋅持續時間更長。然而,所產生的鋅層厚度需要特殊的螺紋尺寸/公差,一般來說,僅適用於 M8 以上的螺紋尺寸。


